
一、實驗室消防安全
1.實驗室需按要求準備一定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須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顯位置,指定專人管理,并且按要求定期檢查更換。
2.實驗室內(nèi)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必須與火源、電源保持一定距離,不得隨意堆放。
3.可燃性氣體鋼瓶與助燃氣體鋼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種鋼瓶不得靠近熱 源、明火,禁止碰撞與敲擊。使用的可燃性氣瓶,一般應放置室外陰涼和空氣流通的地方,氫、氧和乙炔不能混放一處,要與火源保持距離。所有鋼瓶都必須有固定裝置固定,以防傾倒。
4.嚴禁在樓內(nèi)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證消防通暢通。



二、實驗室水電安全
1.應做好設備防護,防止觸電。操作人員不用潮濕的手接觸電器;電源裸露部分應有絕緣裝置(如電線接頭處應裹上絕緣膠布);所有電器的金屬外殼都應保護接地;實驗時,應先連接好電路后才接通電源,實驗結(jié)束時,先切斷電源再拆線路。
2.實驗室用電設備應防止引起火災。實驗室所用高壓電源應有專門的防護措施;使用的保險絲要與實驗室允許的用電量相符;電線的安全通電量應大于用電功率;不得亂接亂拉電線,不得超負荷用電,嚴禁用金屬絲代替保險絲;電源開關箱內(nèi)不得堆放物品;實驗室內(nèi)未經(jīng)批準,不得擅自使用大功率用電設備,以免超出用電負荷;電器設備和線路、插頭插座應經(jīng)常檢查,保持完好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可能引起火花、短路、發(fā)熱和絕緣破損、老化等情況應及時進行修理。電加熱器、電烤箱等設備應做到人走電斷;室內(nèi)若有氫氣、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應避免產(chǎn)生電火花,要特別小心繼電器工作和開關電閘時容易產(chǎn)生電火花;電器接觸點(如電插頭)接觸不良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如遇電線起火,立即切斷電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禁止用水或泡沫滅火器等導電液體滅火。
3.實驗室用電時應做好防止短路準備。線路中各接點應牢固,電路元件兩端接頭不要互相接觸,以防短路;電線、電器不要被水淋濕或浸在導電液體中。
4.嚴禁水源開啟長流水的現(xiàn)象;實驗室水槽邊禁止安裝插座,如有必要需安裝防護罩;做好停水、漏水應急準備,定期檢查上下水管路,避免發(fā)生堵塞情況造成安全事故。

三、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安全
1.實驗室所用化學藥品的購置需按照學校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購置劇毒類和易制毒類藥品需提交,申請通過審核后,持許可證方可購置。
2.化學藥品要分類存放,所有藥品都必須有明確的標簽,貯存室和柜必須保持整齊清潔。有特殊性質(zhì)的藥品必須按其特性要求存放。無名物、變質(zhì)過期的藥品要及時清理銷毀。
3.危險化學藥品容器應有清晰的標識或標簽。遇火、遇潮容易燃燒、爆炸或產(chǎn)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藥品,不得在露天、潮濕、漏雨和低洼容易積水的地點存放;受陽光照射易燃燒、易爆炸或產(chǎn)生有毒氣體的危險化學藥品應當在陰涼通風地點存放。危險化學藥品的存放區(qū)域應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
4.劇毒物品必須存放在專門的劇毒品庫內(nèi),庫房必須符合相關安全要求,必須做到“雙人雙鎖”妥善保管。領用劇毒物品必須做好使用登記和消耗記錄,須嚴格按管理規(guī)定,做到“雙人雙鎖”妥善保管。
5.從事危險化學藥品實驗的人員應當接受相應的安全技術培訓,做到熟悉所使用藥品的性質(zhì),熟練掌握相應藥品的操作方法。特別是使用易燃易爆、劇毒、致病性以及有壓力反應等危險性較大的危險化學藥品做實驗,嚴禁盲目操作,必須有相關的操作規(guī)程,并以國家和行業(yè)的相應規(guī)定為標準,嚴格執(zhí)行。
6.各實驗室產(chǎn)生的驗廢液廢物不得隨意丟棄,隨意排入地面、地下管道以及任何水源。實驗室應采用專用容器分類盛裝、存放,防止?jié)B漏。各實驗室將收集的各類廢液、廢物應按規(guī)定統(tǒng)一回收處置。

四、實驗室生物安全
1、實驗室活動中如何清除手部污染
a.處理完危害性材料和動物后、離開實驗室前都要洗手。
b.一般用普通的肥皂盒水沖洗就可以,但在高度危險的情況下,建議使用殺菌肥皂。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洗至少10秒,用干凈水沖洗后再用干凈的紙巾或毛巾擦干。
c.洗完手后,應使用紙巾或毛巾來關上水龍頭,以防止再度污染洗凈的手。
2、如何應對傳染材料的濺出污染
a.如果傳染材料濺在眼和面部,應立即到洗眼處沖洗3秒鐘,當事人立即停
止工作,撒出,隔離觀察和預防治療。
b如果傳染材料濺在地上應,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對室內(nèi)用噴霧消毒,停止工作撤出,對當事人隔離觀察和預防治療。實驗室封閉24小時后再消毒,間隔24小時后可繼續(xù)工作。
c.如果傳染材料濺在生物安全柜內(nèi),可用消毒紗布遮蓋,可繼續(xù)工作。
d.如果傳染材料濺在衣服上應立即停止工作,更換防護服后繼續(xù)工作。
3、感染性物質(zhì)破碎或溢出的應急措施
a.應當立即用布或紙巾要蓋瓶子或容器等含有感染物的破碎物品以及培養(yǎng)
物等溢出感染物。在上面倒上消毒劑,至少30秒后將布、紙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應用銀子清理。最后用消毒劑擦拭污染區(qū)域。
b.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應當對它們進行高壓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內(nèi)浸泡24小時。用于清理的布、紙巾和抹布等應當放在污染物容器內(nèi)。
4、實驗室活動中如何正確使用手套
a.所戴手套無漏損。
b.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蓋實驗室置服或外衣的袖子
c.在撕破、損壞或懷疑內(nèi)部受污染時更換手套。
d.手套為實驗室工作專用。
e.在工作完成或中止后應消毒、摘掉并安全處置。

五、實驗室輻射安全
1.進入放射性實驗室,應佩戴個人劑量計;在非密封放射源工作場所(如放射化學實驗室)內(nèi)操作放射性物質(zhì),必須戴口罩、穿實驗服、穿工作鞋、戴工作帽;
2.在有比較嚴重的疾病或外傷時,不要進入放射性實驗室;
3.不能將與實驗無關的私人物品帶入;
4.不能在實驗室內(nèi)進食、飲水、吸煙;
5.離開放射性實驗室前應進行全身放射性物質(zhì)沾污檢測,合格者方可離開實驗室;
6.如遇到放射源跌落、封裝破裂等意外事故,應及時關閉門窗和所有的通風系統(tǒng),立即向單位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啟動應急響應,并通知鄰近工作人員迅速離開,嚴密管制現(xiàn)場,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控制事故影響的區(qū)域,減少和控制事故的危害和影響;
7.放射性廢棄物需分類收集,并委托具有處置資質(zhì)的機構(gòu)進行處置或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處置。

六、實驗室個人安全防護
1.穿戴實驗服和手套。在進行實驗時,應穿戴專門的實驗服,長袖可以完全覆蓋身體,并易于清洗。同時,應戴上合適尺寸的手套,經(jīng)常更換以避免交叉污染。2.使用護目鏡。在實驗室中,可能會有飛濺的液體或化學品,戴上護目鏡可以保護眼睛不受傷害。
3.保護頭發(fā)和穿戴合適的鞋子。長發(fā)人員應將頭發(fā)綁起或戴上頭套,防止頭發(fā)沾染實驗物質(zhì)或掉落實驗設備上。應選擇封閉式鞋子,以防止化學品濺到腳上。
4.不在實驗室進食。在實驗室進食可能會導致食物殘留有毒物質(zhì),增加吸入有毒物質(zhì)的風險。
5.使用通風柜。對于易揮發(fā)或有毒的化學品,應在通風柜中操作。
6.注意紫外線、輻射等損傷。定期接受安全培訓,了解實驗室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學習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7.緊急應對措施。了解有毒物質(zhì)的緊急處理措施,包括毒物吸入、飛濺到皮膚或眼睛等情況的處理方法。
8.防火措施。實驗室內(nèi)必須存放一定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實驗室嚴禁煙火。
9.防毒措施。操作有毒氣體應在通風櫥內(nèi)進行,使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使用有毒氣體。
10.防爆措施。禁止在實驗室內(nèi)喝水、吃東西,以防毒物污染。
七、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各實驗室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要保持鎮(zhèn)定,確定發(fā)生事故類型,及時撥打相應的報警電話,并立即向?qū)W校有關部門報告。
1.應急措施注意事項:
致電求助時應說明:①事故地點;②事故性質(zhì)和嚴重程度;③你的姓名、位置及聯(lián)系電話。
2.發(fā)生緊急事故時,應以下列優(yōu)先次序處置:①保護人身安全,即本人安全及他人安全;②保護公共財產(chǎn);③保存學術資料。
3.重要電話號碼:
①火警電話:119;②匪警電話:110;③醫(yī)療急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