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我把护士日出水了视频90分钟,成人在线免费电影

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

作者: 時間:2023-06-12 點擊數:


實驗實訓室是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中使用化學品的要害部位之一。各類易燃、易爆、氧化類物質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人身傷亡事故并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為此,除了對實驗實訓室進行必要的技術防范,對實驗室人員思想動態(tài)進行掌握,對實驗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之外,必須具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建立良好的應變措施,做好安全事故預防、補救和善后等工作。特制定本預案。


目錄


一、火災控制與人員疏散應急預案 3

1、災情報告、報警程序 3

2、應急疏散程序 4

3、火災撲救程序 4

4、燒傷急救處理 5

二、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

1、災情報告、報警程序 7

2、實驗室化學品泄漏處置程序 7

3、實驗室化學品火災處置程序 9

4、實驗室化學品爆炸處置程序 10

5、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10

6、受傷人員現場救護、醫(yī)院救治 10

三.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12

1.觸電解脫方法

2.現場急救方法

四.突發(fā)停電、停水事故應急預案

應急措施要點 14



一、火災控制與人員疏散應急預案

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提高全體師生員工應對突發(fā)火情、火災的意識和能力,保證一旦發(fā)生火災,事發(fā)現場及周邊人員能及時報警并進行力所能及的撲救,有關人員能及時到位,有效地組織對火災的撲救、人員的疏散、被困人員的營救等,根據我單位實際情況,特制定此消防應急預案。

1、災情報告、報警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規(guī)定:“任何人發(fā)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發(fā)生火災的單位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火災。鄰近單位應當給于支援?!?/span>

發(fā)生的火災較小且可以控制時,現場人員必須向實驗室安全負責人報告,并通過電話向院部安全主管領導林穎鋒書記(0591-22869929)報告。當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時,應通過電話(0591-22869923或校園內線:1111)向學校安全工作處或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同時通知相鄰實驗室人員。

本單位教師接到火災報告后,要迅速到達火災現場并組織火災的撲救和人員疏散。

向公安消防部門和學校保衛(wèi)處報警時,要準確地說明起火單位:福建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藥學系、起火房間的所在部位、燃燒物的類別等。報119火警后,報警人員在道路口接應消防車進入現場,公安消防人員到場后,報警人員或著火房間人員及時向公安消防指揮員介紹已了解的火場情況,如火情火勢、燃燒物品的類別、有無危險物品、有無人員被困等。

2、應急疏散程序

本單位教師應根據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線,在疏散通道樓梯口布置好疏散引導員,引導人員疏散。所有人員都應協助指揮和疏導。

通知樓內人員疏散時應明確表達以下內容:

1.通報火場信息,穩(wěn)定待疏散人員的情緒,避免發(fā)生慌亂;

2.分樓層按順序疏散

疏散順序1)著火層;

2)著火層以上樓層

3)著火層以下樓層;

3.指引疏散方向、路線。

疏散須知:

1)聽從疏散引導人員的指揮;

2)行動迅速而不慌亂;

3)通過煙霧區(qū)域時須用濕毛巾(或濕衣服等)捂住口鼻低姿行進;

4)已疏散人員在樓外指定地點集合,未接到通知不得自動返回火災現場。

3、火災撲救程序

1)發(fā)生火情時

在場人員應在保護自己人身安全并能安全撤離的情況下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撲救。例如:發(fā)生有機溶劑小面積著火,可用石棉布、濕抹布覆蓋火焰直至撲滅,也可使用滅火器。使用滅火器時應注意周圍的環(huán)境,由于滅火器噴發(fā)出來的滅火劑具有一定的壓力,使用時應避免打翻其它化學試劑,防止火勢變大。

2)發(fā)生火災時

現場人員在撲救時不要輕易打開門窗,應切斷本實驗室的電源、氣源,移走鋼瓶等壓力容器。

本單位教師接到火災警報后應立即到達火災現場,了解火災的性質、房間內化學危險品的種類、存量,有無人員被圍困等。要有效地組織人員使用滅火器或消防水槍進行滅火。

當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時,應通過電話( 119 )向公安消防部門和學校安全工作處(0591-22869923或校園內線:1111)報警,同時通知相鄰實驗室人員。

3)配合公安消防隊滅火

消防隊到場后,本單位教師應在公安消防員的指揮下,緊密配合共同滅火。撲滅火災后,本單位教師應組織人員檢查火場是否有新的火險隱患,并配合消防部門查清起火原因,處理好善后工作。

4、燒傷急救處理

1)基本原則是:燒傷發(fā)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

2)衣服著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xù)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

3)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后,要及時將傷員就近送往校醫(yī)務室或甘蔗縣醫(yī)院進一步治療。


二、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及時有效地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工作,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預案》(征求意見稿),結合本單位情況,特制定本應急救援預案。

1、災情報告、報警程序

1) 院部安全責任負責人:林穎鋒書記(0591-22869929)。

2) 學校安全工作處電話:0591-22869923(內線:1111)

3) 醫(yī)療急救電話:120。

4) 事故控制應急咨詢電話:國家化學事故應急咨詢電話0532-83889090。

危險化學品事故發(fā)生后現場人員首先進行個人防護,然后按照事故不同類別分別采取相應的現場處置措施,并立即報告本單位安全事故應急小組組長、成員及責任教師,判斷事故等級和趨勢后采取相應的內部外部聯絡。

2、實驗室化學品泄漏處置程序

1)易燃、有毒氣體泄漏:現場人員首先從室外總閘切斷電源(避免斷電時電弧引起火災),佩戴個人防護用具,然后迅速開門窗通風,并按照危險程度通知臨近實驗室或整座建筑人員撤離至上風區(qū),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對泄漏源進行控制處理:用毛巾或抹布擦拭灑出的液體,并將液體擰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帶塞的玻璃瓶中。

2)易燃、腐蝕、有毒液體泄漏:現場人員首先從室外總閘切斷電源(避免斷電時電弧引起火災),佩戴個人防護用具,避免中毒和受到灼傷,然后使用相應物資擦拭和吸收。大量泄漏時在實驗室門口設置堵截圍堰后撤離,等待應急救援人員處置。

3)化學廢液及廢舊試劑:本單位化學廢液種類主要為廢酸廢堿及各種有機溶劑。實驗人員收集廢酸廢堿,定期將其中和后經PH試紙測試達到PH值7后排放。實驗人員進行有機溶劑回收利用。確實無法回收利用的,按類別收集于專用容器中。廢液及廢舊試劑由學校責任部門定期統(tǒng)一處置。當化學廢液及廢舊試劑外泄時,知情者應立即通知帶教老師及系部安全責任領導,立即采取措施追回外泄廢液,并追究外泄人員及帶教老師失職責任。外泄廢液造成他人生命財產損害及環(huán)境破壞者,由相關部門按有關規(guī)定處置。知情不報者按失職論處。

4)化學品包裝物:劇毒化學品包裝物,必須交學校責任部門統(tǒng)一處置。

5)本單位所有實驗操作人員,要有高度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實驗設計及實難過程中要充分體現綠色化學理念,以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己任。實驗工作中,要樹立高度的節(jié)能節(jié)水意識,全體教師都有杜絕一切浪費的責任。

3、實驗室化學品火災處置程序

l 實驗中一旦發(fā)生了火災切不可驚慌失措,應保持鎮(zhèn)靜。首先應立即切斷室內一切火源和電源。然后根據具體情況正確地進行搶救和滅火。常用方法如下:

1) 可燃液體著火:立即拿開著火區(qū)域內的一切可燃物質,關閉通風設施,防止擴大燃燒。若著火面積較小,可用抹布、濕布、鐵片或沙土覆蓋,隔絕空氣使之熄滅。覆蓋時動作要輕,避免碰壞或打翻盛裝可燃溶劑的玻璃器皿,導致更多的溶劑流出而擴大著火面。

2) 酒精及其他可溶于水的液體著火:可用沙土覆蓋或滅火毯撲滅。

3) 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機溶劑著火:應用石棉布或砂土撲滅。絕對不能用水,否則會擴大燃燒面積。

4) 金屬鈉著火:用砂土覆蓋滅火。

5) 導線和電器外殼著火: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滅火器,應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或覆蓋法滅火。

6) 衣服燒著時切忌奔走,可用衣服、大衣等包裹身體或躺在地上滾動滅火。

l 易燃、液化氣體類火災,首先切斷電源,開門窗通風,起火初期首先控制氣體泄漏,然后使用滅火毯遮蓋撲滅,如無法控制氣體泄漏,當容器內容物儲存量低于爆炸極限時,使用干粉滅火器撲救,火焰消失后使用滅火器對周邊環(huán)境降溫至室溫以免氣體重新燃燒或爆炸,否則必須保持穩(wěn)定燃燒,避免大量可燃氣體泄漏出來與空氣混合后發(fā)生爆炸。

l 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的滅火比較復雜,在選用時必須慎重考慮安全問題,使用者務必熟知該類物品的安全操作知識和理化性質,以備險情發(fā)生時采適當措施。 一般應采取以下基本方法如下:

1) 迅速查明著火或反應的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以及其它燃燒物的品名、數量、主要危險特性、燃燒范圍、火勢蔓延途徑、能否用水或泡沫撲救。

2) 能用水或泡沫撲救時,應盡一切可能切斷火勢蔓延,使著火區(qū)孤立,限制燃燒范圍,同時應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

3) 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撲救時,應用干粉、或用干燥的砂土覆蓋。覆蓋過程應先從著火區(qū)域四周尤其是下風等火勢主要蔓延方向覆蓋起,形成孤立火勢的隔離帶,然后逐步向著火點進逼。

4、實驗室化學品爆炸處置程序

混合性爆炸發(fā)生后,現場和周邊實驗室人員應開門窗通風,切斷電源,熄滅所有點火源,避免發(fā)生二次爆炸,盡快通知學校消防保衛(wèi)處進行撲救,必要時電話119報警。

5、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火災控制與人員疏散應急預案”中的疏散、撤離程序執(zhí)行。

6、受傷人員現場救護、醫(yī)院救治

對受到化學傷害的人員進行急救時,按下列方法緊急處理:

1)置神志不清的傷員于側位,防止氣道梗阻,呼吸困難時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停止者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

2)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3)眼睛污染時,立即提起眼臉,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

4)發(fā)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鐘內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5)發(fā)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chuàng)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颊呖诳蕰r,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6)誤服化學試劑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癥處理;必要時送甘蔗縣醫(yī)院進行洗胃。

7)經現場處理后,迅速由帶教老師或實驗人員就近護送至校醫(yī)院或甘蔗縣醫(yī)院救治。陪同護送人員應了解化學品事故基本侵害過程,尤其是造成人身傷害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數量,供相關信息給醫(yī)院救治工作作為參考。



三.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應急措施要點:搶救觸電者,避免在搶救時發(fā)生其它事故。發(fā)現觸電事故的任何人員都應當在第一時間搶救觸電者,必要時在場人員要打120求援,同時向單位領導報告。

1.觸電解脫方法

1)切斷電源。

2)若一時無法切斷電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等絕緣材料解脫觸電者。

3)用絕緣工具切斷帶電導線。

4)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身體裸露部位。

5)盡量避免觸電者解脫后摔倒受傷。

* 注意:以上辦法僅適用于220V電壓觸電的搶救。高壓觸電應及時通知學校供電部門(電話:0591-22869991),采用相應的緊急措施,以免發(fā)生新的事故。

2.現場急救方法

1)觸電者神志清醒,讓其就地休息。

2)觸電者呼吸、心跳尚存、神志不清,應仰臥,周圍保持空氣流通,注意保暖。

3)觸電者呼吸停止,則用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用體外人工心臟擠壓維持血液循環(huán);若呼吸、心臟全停,則兩種方法同時進行。

* 注意:現場搶救不能輕易中止搶救,要堅持到醫(yī)務人員到場后接替搶救。

4.觸電事故發(fā)生后,單位應立即在現場設置警戒線,維護搶救現場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員應當引導醫(yī)務人員快速進入事故現場。

5.事故現場警戒線必須待醫(yī)務人員將觸電者帶離現場赴醫(yī)院救治,事故調查和排險搶修工作完畢,現場已無事故隱患時,方可解除。



四.突發(fā)停電、停水事故應急預案

應急措施要點

維護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1)停電停水后,本單位教師應及時通知各實驗室人員檢查開關和水龍頭是否關閉。

2)所有儀器插頭全部從插座中撥出;

3)必要時關閉實驗室內電閘,或者關閉樓層總電閘;

4)必要時可關閉實驗樓總供水閥;

5)實驗室發(fā)生水災時,應第一時間關閉水閥,并組織人員進行積水清除,防止禍及其它實驗室,造成更大損失。


福建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藥學院 版權所有

閩ICP備05007543號    閩公網安備 35012102000005號